章丘七中2015年电教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围绕“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的,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和教育发展需求出发,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本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应用是关键”的原则,围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整合全面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总结如下:
一、增加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的投入金额。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到位。学校领导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及相关的中层领导等7人组成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各人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共商学校信息化发展大计。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碰头,交流开展的活动与具体工作设想。并建立从校长室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年级组直至各班级的信息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1、硬件先行,不断改进设备设施,为信息化的实践运作提供物质保障。学校共投入240余万元进行硬件设施的配备。2015年学校投入22万元用于新分教师的笔记本电脑配备,多媒体教室的投影机,实物展台,音响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同时学校开始了以校园网络建设为龙头的信息技术革命。所有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都能实现宽带上网。,目前,学校的计算机房、高标准录播室、多媒体教室使用率高,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教师走上信息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软件紧随,不断增强意识,转变观念,我校与高考学习网、学科网等优秀资源网站合作,为老师们的授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信息化的实践运作注入强大动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引进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二、校园网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建设,中小学计算机装配数量,生均拥有计算机情况。准确统计“师机比”、“生机比”和“班班通”比例。
1、利用学校网站做好宣传工作。
学校接入1000M的联通互联网宽带,无线覆盖40%以上。我校网站建立了独立的网站地址,同时它也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和契机。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指定专人负责,对网站栏目进行整合改进,使学校网站内容更加丰富,通过网络及时反应学校的各种情况,使网站成为校内外人士了解学校的一个平台。利用专题片的形式,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业绩。
2、我校现有教师用计算机268台,学生用计算机287台,有四个微机室供学生使用,每位教师都配备笔记本电脑,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学校有56个班,实现了所有教室和功能室的班班通。目前,学校功能室齐全,设施设备完善,完全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三、研制、开发教学软件和校本课程资料;教育资源的购置情况。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录播室的使用情况,利用录播室录制课堂教学节数与总分钟数。
1、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师德与才干兼备,学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师培养目标,以校本培训为重点,把校本培训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同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在队伍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
2、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正在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决资源分散问题,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程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支柱。我们认识到,建为所用,立足应用是资源库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建设资源库的原则是:(1)应用性:能够直接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2)综合性:这是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教研、反思乃至开展课题研究的综合性服务平台。(3)互动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互动,解决生成性问题。(4)连续性:能够显示教师、学生的成长轨迹。
2、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运用水平。我校在推进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不仅包括我们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网管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以提高网络运行安全和效率,而且对非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全校教师已进行多次信息技术专业与网络基础的培训和考核,极大提高了网上工作效率。
3、结合章丘市教体局组织的“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我校在录播室给50多名教师进行录课编辑,章丘七中的优质课也是在录播室同期录制完成,录播室录制节目4500分钟,超过100节课,共120G容量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
四、承担省级以上的电教研究课题,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软件、教学课例等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在省、市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情况。
我校合理规划和调整部门设置,充实教科研力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借助全省远程研修和上海方略教育培训集团高端培训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好各类培训,让教师与全国知名专家面对面,开阔教师眼界和思路。以活动为载体,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抓实抓好“微型课题研究”教研专题,实现“问题发现—研究攻关—改进增效”的目标,同时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各级部、全体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找出并最终解决各种阻碍教学效益提高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更广泛地学习和汲取教育先进地区、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助推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加速提升。
在章丘市教体局组织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共上报优质录像课29节,七中周桂华等10位老师获得优秀录像课,孟静老师的《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课被评为全国电教录像课二等奖,为其他老师提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五、发挥先导、示范、辐射作用,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以公开课、研讨会等形式向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学校宣传、介绍教学经验和成果。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把教学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切实促进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制定了章丘七中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已有多个微课题的子课题立项,有的课题已经结题。
章丘市第七中学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五日
章丘七中2016年电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 章丘市教体局电教站的指导为主,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宗旨,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提高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应用率,推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构筑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工作目标
1、增大硬件设备的投资,完成教师笔记本电脑的更换,完成微机室的电脑更新。
1、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2、进一步抓好电教常规培训,本学期要确保全体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电子上课。公开课要上多媒体课,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促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3、推进校园网建设,提高校园网的使用率,确保校园网络畅通无阻,提倡“无纸”办公,利用信息技术课吸引部分学生加入网站。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电教设施的管理
1、管理员要及时与总务处做好电教设施的登记、注销工作。作好网络设施、专用教室使用情况、问题记录。
2、管理员要做好电教设施、网络设施、专用教室的使用、维护、卫生、安全(防盗、防火、用电、网络运行),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经过不断的保养和维护保证电教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达100% 。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1、在本年度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网络管理教师提供网络管理、音像编辑等技术培训,为电教干事提供电教室保养和维修方面的培训。
2、利用校本课程对全体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应用。
(三)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立足“上有趣味的课、上有价值的课、上有文化的课”这一课堂教学的目标,努力钻研教材,上好课,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学技能。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具有与其它学科不相同的特点――上课均在计算机房,且大部分时间为学生上机时间,如果管理不好,学生不但不能学到该学科的操作技能,浪费教学资源,而且还会养成许多坏习惯。
四、多措并举,提高电教设备利用率
1、学校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电教工作计划,联合教学处开展丰富多彩的电化教学活动。
2、定期督查教师课堂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
3、积极上传教育教学课件,促进资源共享及高效利用。
4、积极开展竞赛类电教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电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利用电教资源。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