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雪野中心中学学校占地151亩,规划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2.7亿元,是一所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设计,能容纳60个教学班的寄宿制中学。中心中学由原上游中学、雪野中学、鹿野中学三处中学合并而成,于2015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66人。全校现已完成教学楼四座、实验楼一座、图书艺术楼一座、办公楼一座、学生
公寓二座、学生餐厅一座、体育馆一座,总建筑面积46494.17平方米。
学校配备有普通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录播教室、理化生科技探究室、音美教室、仪器室、科技活动室、学术报告厅、图书室和阅览室等;并装备了语音广播系统和校园网;教师人手一机,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学校还陆续充实了电教器材和录像资料,各项硬件、软件指标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各项教学设施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
在市、区、街道党委、办事处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面对教育新形势,我校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全员聘任制、全员育人模式和 “四三四”班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创客教育等品牌特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良好的教育氛围,科学的管理机制,加上几年来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学校不断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学校教育信息化、智慧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目标,更为我校智慧校园建设明确了方向。
二、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落实情况
(一)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十分重视。创建之初,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和相关功能室管理员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确保了智慧校园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规章制度完善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班班通系统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管理员岗位规则、各功能室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校园网网上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电教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电教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职责、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使用规定、信息化园教师使用奖励制度、学校办公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并注重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了工作实效。
三、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智慧校园”
一是建设高配置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我校建立了标准的网络中心,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网骨干,配备了一台核心交换机和多台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内部集成路由功能,具备高容量、无阻塞、优质的管理能力和易扩展等特点。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千兆光纤连接,组成了快速以太网工作网络。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实验室,网络扩展到整个校园,所有的教室、功能室及实验室均安装了多媒体交互一体机,为老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安装了室内无线AP93个;室外无线AP9个,为教师获取和交流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是组建智能化电子书包班,实现师生交互式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6年9月,我校投资近百万元,建设了四个智慧电子书包班。这项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是一套具有成熟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型的电子书包解决方案,它支持各种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教"与"学"模式。该系统为实现"翻转课堂"和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撑。智慧教学平台集成了教师备课、课堂互动、、课外自主学习三大功能,支撑备课、上课、预习、互动、作业、答疑、讨论、自学、家校互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了师生交互式课堂教学,极大的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依托先进的特色科室建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校拥有与现代化教学相配套的全自动高清录播室、机器人活动室、3D打印室、无人机活动室、数字历史教室、数字地理教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微课制作室、劳技活动室等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教学设施。由于具备了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我校的 “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电脑作品制作”等创客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加强教育技术运用,深入打造“智慧课堂”
(一)提炼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智慧课堂’教学流程。
通过分析提炼,初步建构了基于智慧课堂的“6+6流程”教学模式,即包括教师教的6个环节和学生学的6个环节,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
一是课前教师通过平台推送媒体预习内容(微课、课件、图片、文本等)及预习检测内容;学生预习并提交预习题目;并在平台上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及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二是课中教师通过预习反馈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观点,并重点听取在预习中理解不透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然后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随堂测验题目,即刻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学生协作学习后提交成果并展示;基于数据分析,教师根据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及问题辨析,并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课后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分层或针对每个学生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推送学习资源;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给老师,得到客观题即时反馈,同时在线观看教师所录解题微课,总结所学内容;在平台上发布感想与疑问,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
利用这一新的教学平台,孩子们已经逐渐养成利用平板潜心预习、走进文本、广泛涉猎的习惯,养成了边阅读边圈点边思考的习惯。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鼓励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平板电脑的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一扫往日课堂的枯燥沉闷,学生们快乐地成长着。
(二)开展培训及研课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为深入推进“智慧课堂”,我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内容包括:电子备课、课件制作、微课制作、多媒体交互一体机及教学平板、实物投影等教育装备的操作及维护技能等。通过培训,大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做到了想用、能用、会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研课活动,坚持每学期每个教师在年级上好一节公开课,每个备课组上好一节“同课异构”课,一次名师“示范课”和一次新、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要求将智慧校园应用的情况及效果纳入评价指标,占有一定的分值。课后评议中把资源整合、网络课件的制作、平板使用等情况作为评议、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三)针对平台优质资源加强教育课题研究,提高“智慧课堂”教学实效。为进一步提高智慧课堂运用水平,我校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题研究组老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通过参加培训会,向专家学习,增强了现代教育理念,熟悉了智慧课堂的应用流程,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教师骨干队伍,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了学生学习方法,极大提升了智慧课堂的应用水平。2016年至今,我校多次接受了省、市领导及兄弟学校的参观指导,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各兄弟学校的赞许。张宁、王海英老师的课例在省“信息化课例”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另有多节课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部级优课并入选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库。
五、运用智慧平台,全面开展“智慧应用”
一是云端“课前导学” 助推智慧课堂生成。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加持及多元应用,大大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实施,特别是疫情发生后,线下和线上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莱芜区雪野中心中学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我校充分利用平台中的“课前导学”功能,以复习、预习、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学习力”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对“教”与“学”情况亦进一步明晰,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前导学是人人通平台教学助手应用中的一项功能,学生运用课前导学模块预习,让学习更有了针对性。比如语文的学习,过去学生课前预习除了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得找字典,如果要找一些作者生平资料也得上网到处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家长要帮着到处找,非常费时。现在有了“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课前教师在已上传或收藏的资源基础上,发布一些学习小任务,如观看微课的视频,完成预习小测试,让学生进行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的展示来进行前置性学习。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目的性更强,避免了走弯路,做无用功。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场景,延展了学习内容,深入了学习的话题。开展课前导学时,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可以完全呈现在屏幕,师生对内容进行分享和交流,学情更加明晰,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让教师们更好的掌握并积极运用课前导学的的功能,线上学习初学校教科室专门录制了一节微课,发布到学校工作群和学校人人通空间,清晰的讲解让老师们少走弯路,快速掌握了应用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观看,很多教师很快并能轻松在自己任教的年级和班级中灵活运用课前导学功能了,同时对学生线上作业及时进行多样点评。
教学助手助推课堂教学,线上“人人通”,线下“通人人”,“课前导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得到充分发挥,师生的发展空间大大得到拓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人人通互动课堂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在科技赋能教育的当下,教与学双向互动更加多元,智慧高效课堂更得以轻松实现。
二是应用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我校充分利用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与学科网合作,购买各类学科网络资源,供全校教师共享和使用。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我校建立了教师QQ群、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加强信息交流。同时,利用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我校师生实现了“网络空间人人通”。为鼓励教师参与建设信息资源库,我校成立评审小组,建立激励机制,将信息库资源实行实名制,每学期组织一次评审,与年度考核和奖励挂钩。如今,学校现代化信息应用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教学信息、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整合。
三是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集体教研与备课。
(一)、建构管理体系框架,层层落实责任
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一是由德育校长牵头,政教处具体实施的德育集体教研网络,依托级部、班主任、班教导会、学生代表会议等开展集体研究活动;二是由业务校长牵头,教科室具体实施,教导处协同监督管理,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开展的集体教研活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既关注教育,又关注教学,集体教研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
(二)、完善制度,建构集体教研实践的有效操作模式
雪野中心中学集体教研制度体系
在“集体教研”中做到“六落实”,即:组织落实、责任落实、管理落实、 任务落实、活动落实和考核落实。每位教师将教研制度建设与自己专业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保质保量做好“十个一”工程,即:每周读一篇课改方面的经验论著或论文、写一篇课堂教学反思、听一节课、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提出一个具体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写一篇论文或经验总结、上一节研讨课或者汇报课、制做一个优质课件、主持一次专题研讨。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网络环境下集体教研,教师集体共享教材资源并实施同步备课,使效率、效果的即时性得到保证。同时,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平台功能,调整授课思路,极大的增进了师生的交互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进入个人空间后,可以浏览教师空间,完成对教师资源的学习或任务安排并及时上传。同时还可以进行“绿色”圈子建设,单独与任课教师进行咨询、交流,使师生、家校之间沟通的互动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
学校避免集体教研活动的“大而空”,以问题为导向,力求主题做得小一点,细一点,发现问题,个个击破;避免教研活动的“多而虚”,力求一月一活动,月月有收获,使集体教研真正做到“思维碰撞,智慧共享,互利共赢”,成为老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通途。
四是深入研究平台特点,让智慧教育落地生根
课后延时服务是中小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针对有自愿需求的学生和家长,由所在学校提供的托管性、拓展性的服务活动。课后服务有利于解决家长按时接送子女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家长辅导学生作业学习难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学生兴趣特长培养难的问题。我校从“办好人民满育”的高度出发,精心组织,主动担当,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把课后服务作为“五育并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根据智慧平台丰富资源,利用延时服务时间,给学生推送体育、德育、美育等高质量课程资源。
五是利用智慧平台实现家校共育新模式
根据平台家庭教育优质资源,根据学生成长发展变化规律,学校精心挑选适合的家庭教育课程,有针对性的实行对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
六、深入开展创客教育,全力培育“智慧学生”
我校于15年10月挂牌成立‘雪湖创客室’,为爱好动手、爱好制作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和交流场所。去年以来,我校创客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各项活动步入正轨,总体来说,我们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规划课程,丰富载体。任何教育理念都是需要体系化才能使孩子们从简入难,从入门到精通,创客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我校创办的创客空间,也同步规划好相应的课程。我校现已开设以团队为载体的科技拓展课程,包括机器人、科学探究、3D打印等。已开发出《竞赛机器人系列培训教材》、《机器人搭建与编程》、《3D三维创意课程》等校本教材。
二是建立团队,专业引领。我校的创客指导团队,由2名信息技术教师,3名物理教师,和3名优秀青年教师组成。通过到外地参观学习,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创客团队接触了许多最新的创客教育理念和好的经验做法,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技能。
学生创客团队,是学校原科技兴趣社团中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择优选取的。上学期,我们创建了师生交流QQ、微信群,学生们通过QQ及微信群互相研讨,展示创意和编程作品,教师对学
生进行在线辅导,答疑解惑。
三是搭建平台, 深化活动。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和每天中午12点20到13点20分为社团活动时间,对创客空间实行开放,创客老师团队轮流进行辅导。同时,我们每年举办一次全校“创客嘉年华”活动。这是去年十月我们举行的“小能人创客嘉年华”活动,机器人团队展示的机器人在预设程序下或翩翩起舞、或搭建高楼、或进行能源争夺;3D团队有二十多名同学展示了他们优秀的创客作品。
丰富多彩的创客教育,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使我校在各项创客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6年10月,莱芜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暨创客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校举行。17年5月,第十七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我校举行,我校的两支代表队均获得初中组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17年8月,在第二届全国创客活动中我校无人机代表队,作为我省唯一初中无人机参赛队伍,取得了两个冠军一个亚军的好成绩。同时,2015年以来,我校学生有100多人次在“山东省中小学创客大赛”中获奖。《人民教育》杂志社还就我校创客教育进行了专版报导。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进行“运用技术、聚焦课堂、促进应用”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探索,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让雪野镇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