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教研究 > 研究交流
济南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英语组贺瑛:AI 赋能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初探
发布日期:2025-03-11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其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我校初中英语组积极开展 AI 技术应用探索,旨在借助 AI 赋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现形成本报告供电教中心留存与参考。

    二、AI 重构备课生态:从 “经验驱动” 到 “数据驱动”

    (一)背景

    当下英语知识体系复杂度攀升,词汇量增加、语法难度加大、文本主题深度与广度拓展,传统依靠教师经验把握学生学习难点的备课方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二)实践举措

    以初中贯通班人教版必修一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功能强大的语言模型 Kimi 辅助备课。输入相关指令后,Kimi 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以往需 2 小时的文本解析、文化拓展和教学设计工作。同时,Kimi 可从海量资源库中智能筛选优质教学资源,自动匹配并按相关性排序文本、图片、视频等素材,还能自动生成包含合适动画效果和版式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教师仅需进行微调。

    (三)效果

    此 AI 辅助备课模式显著提升了备课效率与精准度,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支持,促使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优化教学效果方面,有力推动教学模式向智能、高效、科学方向转变。

    三、AI 革新作文批改:从 “模糊评价” 到 “精准诊疗”

    (一)问题剖析

    传统作文批改存在错误发现难、反馈时效难、个性指导难的 “三难” 困境,且批改耗时久,学生二次成文时缺乏有效指导,严重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升。

    (二)实践过程

    我校英语教师尝试运用人工智能 APP 豆包批改作文。经实践,豆包在批改速度、精准评价打分及提供修改建议等方面实现了质的突破,有效解决了传统作文批改的难题。同时,教师也采用 deepseek 进行八年级英语作文批改尝试,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四、AI 打造多模态课堂:从 “平面教学” 到 “立体沉浸”

    (一)创新思路

为提升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性与教学效果,英语组积极探索 AI 多元赋能教学模式。

    (二)具体实践

    在学习 Friends 一课时,教师借助 AI 音乐平台 “海绵音乐” 与 “豆包” 合作,创作融合语言知识和语法教学目标的英语歌曲。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融入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学生在欢快歌声中增强知识理解与记忆,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情感认同。

    利用 AI 视频创作工具 “即梦 AI”,依据童话故事阅读单元内容生成高质量教学视频。视频通过动画、音效和旁白等元素,将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多维载体。

AI 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能力差异,生成个性化学习任务和练习,辅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在口语听说练习方面,教师借助豆包进行实践尝试,取得积极成效。

   (三)成果

    多模态、个性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为教师提供丰富教学手段和精准教学支持,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AI 助手拓展减负路径:从 “重复性劳动” 到 “创造性工作”

    (一)技术应用

    在教育领域,“通义千问” 等大模型功能日益强大。我校教师尝试在页面创建智能体,通过编辑指令设定为高一英语教师助手。

    (二)功能成效

    该智能体可辅助教师完成备课出题、批改作业任务,并生成详细学习报告。同时,能依据每个学生学习进度和能力差异,生成定制化学习任务和练习,助力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这些功能减轻了教师和学生负担,以智能化、个性化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高效化与个性化。

    六、人机协同新范式:从 “技术应用” 到 “教育重构”

    (一)教师角色重塑

    教师从 “知识搬运工” 转变为 “学习设计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情感培育、价值引领等 AI 无法替代的领域。

   (二)课堂理念革新

    构建 “双师课堂” 新生态,教师主导价值引导,AI 负责知识传递,实现 “温度与效率” 的完美融合。

    七、结语

    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AI 技术在我校初中英语教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提升了教学各环节的效率与质量。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 AI 技术应用,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借助 AI 力量重塑课堂形态,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语言能力,又具备责任感、思辨力和实践力的未来公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