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教研究 > 研究交流
济南市济阳区“数字化”工具赋能“精细化”管理
发布日期:2025-04-27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案例背景

(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向学校管理提出新挑战。

我们济阳区永康街小学成立于2019年8月,建校六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展迅速,师生数量逐年增加,第一年共招收学生500余人,仅有14个教学班,教师人数42人;今年,已增加到50个教学班,2530名学生,教职工人数超过130人。逐年激增的师生人数、班级数量,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挑战,如何实现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自主化的管理,一直是学校探索的课题。这也是我校不断追求智慧化管理的缘起。

(二)传统管理模式弊端显露,亟需寻求新型管理方式。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学生管理方面,最初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依靠学校大队委成员,学生干部定时定点轮流执勤,通过纸质版表格记录学生优秀或违纪行为,进行加减分记录,然后每周五收齐,再由大队委进行计算汇总,纳入班级考核。但是随着班级数量的增加、学生人数的激增,这样传统的记录方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500个学生时,每周大约有50人次被记录;但现在有2500余名学生,被记录人次则不止500,这样再采用原有的方式,检查员工作量增加,汇总计算时也难免出现误差,导致每周结果公示后,都会有老师提出质疑,给学生成长中心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学校负责的科室和老师为此绞尽脑汁,苦恼不已。

这样的苦恼不仅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存在于教师管理方面,比如教师业务检查活动,刚开始我校只有42位老师,这项检查统计工作比较简单、顺利。但是当增加到130余人的时候,这项工作就变得艰难起来。从组织老师检查,到标记分数,再到汇总、输入电脑,等于重复工作2遍,这期间学校负责老师也尝试过在线表格,由进行业务检查的老师共同输入分数,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输错行、不小心一键清除的情况,所以每次业务检查完,学校负责人要反反复复核对2-3次。因为这些活动的结果都会关系到老师的最终考核,所以容不得半点马虎。但尽管反复核对,却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这也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多负担。

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安全管理、后勤保障工作、校务管理工作、年级管理工作中,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常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高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快捷、更科学、更精准的管理方式成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二、数字化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2021年,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闫学勇的带领下,学校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终于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突破路径——依托“数字化”工具开展“精细化”管理。

(一)依托科技力量,打造数字化平台。

学校主动对接钉钉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氚云”系统,打造线上数字化管理平台。学校所有参与管理的师生,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对班级、学生、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

(二)大胆实践运用,探索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2021年10月,钉钉“氚云”系统在学校正式推广使用,全体教师、班级、学生信息导入系统,“扫码”“扫脸”时代正式开启。

1.班级管理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专属二维码,张贴在教室门口,管理人员只要打开手机钉钉,扫一扫,就可进行班级文化、纪律、卫生、路队等项目的评分。学生成长中心只需设置评价开放时间和人员权限即可坐等“数据”。活动结束时,后台自动导出数据,各班成绩一目了然,班主任老师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查看扣分、加分明细。

2.学生管理

为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学校专门为学生设计特色二维码校牌,校牌中不仅由学生姓名、班级,更有独特的学生信息二维码。老师或执勤学生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校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些数据,后台系统自动统计结果。每周一汇总,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永康美少年表彰。

3.教师管理

教师考勤也是通过人脸识别进行智能打卡,学校设有3处打卡点,老师们在10米以内均可打卡,出差、请假、外出均可在平台上提交,后台管理人员一目了然。此外,借助氚云平台教师的业务检查也已实现无纸化、智能化评价,原本2个小时左右的检查时间缩短为40分钟即可完成。所有数据当天导出,当天公示。

这些智慧化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校园管理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快捷。

4.教学管理

(1)业务检查。利用钉钉氚云平台,学校教学管理难题也迎刃而解。每月一次的常规业务材料检查工作也由线下纸质评价,转为线上数据评价。备课组长老师只需在系统中找到“教师考核”——“业务检查”项目,就可以自选教师姓名,对备课、教研记录、听课记录、读书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辅导记录等进行分数评价,为了做好沟通消除误会,学校还贴心地加入备注栏,可以标明教师业务材料的优缺点,让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明明白白。

(2)巡课反馈。学校坚持校领导——年级主任——备课组长三级巡课制度,但往往因为巡课班级数量多,分批次汇总后,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使得巡课效率低、针对性减弱。利用数字平台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巡课的老师将巡课情况随时随地记录在平台内,然后点对点发送给相应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可实现发现问题即刻改正,大大提高了巡课效率。

(3)日常教学活动记录。目前学校每周一次的师生练字活动、备课组教研活动等也会在钉钉氚云系统进行记录,管理者只需导出数据,及时进行公示即可,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5.后勤与安全管理。为进一步推动精细化管理,学校将数字化工具拓展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学校物资的申请与领取、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安全演练记录等信息也全部在钉钉氚云系统进行。这样既确保物资的购进与使用保持统一,又能及时查看相关数据,减少纸质的使用与浪费。

五、多维拓展,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一)建立校内办公平台

打造智慧课堂是我校创建智慧化校园的重点内容。各年级各学科均已实现电子备课,任课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人人通平台,实现线上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作业布置,学校还专门在钉钉平台创建班级,线上直播、作业布置与批改可随时随地实现。

为做好优质资源的汇集与存储,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平台(http://192.168.10.68/),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专属账号,各项教学资源,按照电子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体验单、教学计划、错题集等分门别类上传,全校教师共享使用。电子资源库的建立是助力智慧教学、打造智慧课堂的重要支撑。

(二)打造智慧服务系统

1.图书借阅智能化。2022年学校图书馆引进图书借阅管理智能系统,学生凭借借阅卡便可借阅。我校图书馆也正在积极创建省级星级图书馆,正在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成后“朗读亭”“智能书柜”“图书自主借还系统”“电子图书阅读屏”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可实现智能化阅读与借还。

2.学生健康数据的信息化采集。学校对接青少年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依托济南市教育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平台对学生视力进行记录,联合“启明心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通过数据平台信息更精准,数据分析更专业。

3.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也是紧急广播与疏散系统,在紧急状况下,可实现全校广播,提醒师生做好防范措施。

4.学校宣传平台。校务管理办公室利用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区,可随时获取师生家长、社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解答。实现足不出户,便可与群众交流互动。

六、建设成效

1.管理效率显著提升。数字化工具简化流程,减少人工操作,通知、审批等工作即时处理,工作效率显著提升。2022年12月,我校被评为济南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2.管理决策更加科学。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提供丰富准确的数据,为教学安排、师资配置、资源分配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管理决策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

3.家校沟通更加顺畅:家长可通过钉钉实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与教师及时沟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家长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4.教师积极性提高。数字化评价体系客观公正,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近一年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增长200%。

5.师生素养不断提升。师生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全部教师可制作高质量课件、电子备课、电子体验单、错题集等。我校编程社团、创客社团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区级创新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曾荣获济阳区第二届中小学生创客比赛一等奖;济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济南市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一等奖;山东省少儿才艺展演人工智能科创活动济南分站赛一等奖。

七、经验反思

1.技术培训需加强:部分教师对数字化工具使用不熟练,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数据安全保障:随着数据量增加,要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完善数据管理制度。

3.功能持续优化:根据学校管理需求和师生反馈,不断优化钉钉氚云系统功能,使其更好服务于学校精细化管理。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打造和应用,我校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数字化工具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学校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