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2025年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济南市中小学生创客节现场比赛在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彩石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济南市教育局主办,济南市电化教育馆(济南教育电视台)、济南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承办,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彩石校区)协办。山东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李浩,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艳现场观摩比赛。
活动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旨在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发掘培育优秀创新团队,系统推进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全面展现我市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成果,促进学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活动设置了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乐高专项、AIGC(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专项、科学探索剧场共6大类,包括数字绘画、电子板报、创意设计、创意编程、创意智造、开源硬件挑战、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多轴无人机障碍飞行等24个赛项。活动共收到全市6063名学生提交的5285件作品,经学校、区县初选推荐,共有563件作品参加了现场比赛,参与人数和作品数量均再创历史新高,科创活动热起来、活起来,充分体现了我市学生对科创教育的高度认同和参与热情。
据现场比赛活动总裁判长、济南市电化教育馆电教教研室负责人张承强介绍,本次活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覆盖面更广、参与度更高。本次活动面向全市15个区县,覆盖所有中小学,学生作品数量较去年增长了24%,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也侧面反映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科创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为系统化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夯实了实践基础;二是紧扣技术前沿、突出创新导向。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也呈现加速态势,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强大引擎。本次活动结合当前热点趋势首次设立AIGC(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专项,设立了创意绘本、歌曲创编、研究性学习论文等三个项目,共有44件作品参加现场比赛展示,旨在引导中小学生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进行绘本创作、歌曲创编和研究性论文撰写,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提升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该项目也成为本届活动中最受关注的热门赛事之一。
据了解,济南市教育局聚焦教育新基建、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应用等重点靶向发力,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开辟济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应用导向、治理为基,强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融合应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二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路径,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以人工智能教育为着力点,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7项课题入围省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课题,持续推进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教育教学创新。三是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人才沃土,加快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试点开展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一体化培养,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济南科学教育名片。
下一步,我市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搭建平台,深化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推动“科学教育做加法”落地见效,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科技根基。(济南市电化教育馆 刘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