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转载:济南三十四中学2025年6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科学教育工作月报
发布日期:2025-07-01 浏览次数: 字体:[ ]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教育信息化数据报送情况的通报》《济南市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以及济南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全市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的意见》要求,现将我校2025年6月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科学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我校数据支撑与信息化部冯宗波主任被山东省电化教育馆评为“2024年度电教系统教育数字化推进工作优秀个人”。为表彰先进、树典型,进步激发全省电教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山东省电化教育馆决定对在2024年度教育数字化推进作中表现突的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予以通报表扬2025年6月14日,收到《东省电化教育馆关于表扬2024年度全省电教系统教育数字化推进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的通知》(鲁教馆函〔2025〕16号),我校数据支撑与信息化部冯宗波主任被山东省电化教育馆评为2024年度电教系统教育数字化推进工作优秀个人”。2024年,冯宗波同志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与科学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果斐然。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作为济南市级重点课题核心成员产出多项研究成果;推进PAD智慧终端常态化应用,构建多元智慧课堂模式,协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积极组织师生参赛。同时,他全程跟进10个信息化项目,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并牵头申报多项省市级数字化典型案例,组织校际交流活动,充分发挥示范校引领作用。科学教育领域,他起草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跨学科融合课程,成功举办校庆科学教育成果展,推动学校获评济南市首期科学教育引领校。教育教学中,他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课堂,荣获省市级多个奖项,参与申报的数字化案例入选省教育厅典型,还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记功等荣誉。冯宗波同志以扎实的工作、创新的探索,推动学校数字化与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现出优秀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2.我校四位教师信息化作品获济南市电教馆推荐角逐省赛此次获推荐参加省赛的人数,我校在全市中小学中位居榜首2025年济南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校王倩老师制作的课件《遵守规则》、陈雨昕老师制作的微课《湖心亭看雪》、杨韦琪老师制作的微课《Past Simple Tense、李承尧老师的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AI上道德与法治课》脱颖而出,成功获得济南市电化教育馆推荐,将参2025年山东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此次获推荐参加省赛的人数,我校在全市中小学中位居榜首,彰显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卓越实力。在此次活动筹备阶段,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共收到涵盖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融合创新教学优质课等多种类型的22件教师作品。其中,课件10件,微课5件,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3件,融合创新教学优质课4件。经校内专业评审团队严格筛选,最终9件作品被推选参加市级评选。6月30日,济南市电教馆公布评选结果,我校四位教师的作品凭借创新性、实用性与专业性,在众多参赛作品中崭露头角,成功获得推荐资格。

3.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承担的省级电教课题首批结项,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我校韩惠芳团队顺利通过山东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第一批结项验收。由韩惠芳主持,刘云飞、李敏、郑珍、崔茹霞、吕梅梅、张慧、尹文静、范晓迪8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的《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研究》课题,于20256月通过山东省电化教育馆审核,在首批山东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结项验收中顺利通过。自立项起,课题组成员便锚定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应用难题,深入一线调研。通过课堂实践观察、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师生访谈等方式,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痛点,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创新应用策略探索上,课题组大胆实践,将动态数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工具融入课堂。以函数知识教学为例,借助数字资源模拟函数图象动态变化,把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视觉呈现,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此外,团队还精心研发了涵盖微课、课件、在线测试题等在内的配套数字教学资源,不仅聚焦数与代数重难点,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助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育数学核心素养。课题主持人韩惠芳表示,此次课题顺利结项,得益于团队协作及各方支持。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让更多师生从中受益。

4.我校学生在济南市第二十六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佳绩,创历史最佳。2025年6月9日,济南市电化教育馆公布了第二十六届济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奖结果,我校选手在济南市第二十六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市一等奖 2 件、二等奖 3 件、三等奖 3 件,创历史最佳。获奖项目包括智能博物、科普剧表演、数字绘画、创意编程、科学实验表演、微电影、创意绘本、歌曲创编等8个项目,共有20名学生获得奖励,9人次指导教师获奖。

5.我校组织科创社团活动成果展示。6月11日,学校组织开展科技社团展示活动,展示人工智能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无人机社团成果,并邀请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师生入校开展科创活动展示。活动中,信息科技王云老师组织部分社团学生,展示了3D打印等作品。本学期,信息科技社团以blender2.68Photoshop、PythonScraino等软件为工具,开展了3D建模设计、图像设计以及编程设计等课程。社团采用‘理论学习+实践创作’的模式,围绕校园生活、传统文化等主题,带领学生设计并完成了部分作品如3D作品模型的设计打印。图像设计作品涉及的主题较多,作品比较丰富。Python编程难度比较大,但学生迎难而上,创作了比较有特色的作品。通过信息科技社团课提升了学生空间思维与创新能力。

6.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教育数字化教学研究工作,推进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度应用,积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教组对广播系统、标准化考场系统、各班级多媒体系统、东西厅音响会议系统、中心机房网络系统、智慧教室系统进行常规巡检。本月未发生任何网络安全事件,确保了学校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月共计维修各种电教、办公设备共计103台次。对初三毕业班的平板电脑进行回收。对省属公务员遴选活动、校招聘考试进行了技术保障。整理软件台账和相关规章制度。本月共进行优质课、大教研等活动进行录像容量151GB,时长452分钟,折合11课时。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长谢照民本月听课52节。其中,有35节课在作业批改、个性化学习推荐、互动问答等环节中应用了DeepSeek深度求索、豆包、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等AI工具,并撰写了1万7千余字的听课意见反馈给教师本学期自2025年2月13日至今,谢照民共听课270节,涵盖117位教师、15个学科,其中82%的课堂应用了AI工具“AI 进课堂”的显著成效正从教学效率革新、个性化学习突破、教育公平推进等多维度重塑教育生态。共撰写6万余字听课意见反馈给全校教师。6月24日,组织老师收看济南市电教馆组织的第二期“泉涌智汇”讲堂。完成了申报山东省教育厅2025年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典型案例材料上报工作。多次召开2025年信息化预算项目论证会。6月16日,组织老师下载学习山东省电化教育馆下发的《山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指南》和《山东省科创教育优秀案例汇编》。

7.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2025年5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在济南市电化教育馆网站发布。6月17日,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艳、市电教馆馆长隋东庆和电教教研室主任张承强来学校调研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6月24日,我校承担的《基于“应用驱动、数据赋能”的初中教师数字素养个性化提升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现场结题活动方案已确定。此次结题将采用现场会议的形式,会议时间定于7月上旬。届时,我们将向兄弟学校展示课题的研究成果。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