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26日,济南市举办“区域电教系统管理人员数字化领导力提升研讨班 ”,全市各区教体局、各市直学校分管领导及电教部门负责人员参加研讨班。
研讨班以专家报告、政策解读、区域实践经验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先后邀请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杨现民、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钟绍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梁瑞超主任、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建伟、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副校长李有翔、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凯泉等专家进行现场讲座和经验分享。
杨现民教授以《智慧教学的要义与趋势》为主题,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政策解读与趋势梳理,系统地剖析了智慧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蓝图与演进路径;钟绍春教授以《AI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途径与策略》为主题,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案例,清晰地勾勒出AI大模型,特别是数字人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梁瑞超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智能化建设与资源建设进展》为题,系统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资源建设、服务功能、智能化升级和应用成效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清晰地展现了平台如何有效支持教学与教师发展;马建伟局长以《AI育西岸至臻未来化》为题,系统分享了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智慧教育建设的丰硕成果,清晰的勾勒出了一三期河西区智慧教育体系为核心的实践蓝图,从一期建设的经验反思到二期规划的深思熟虑,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河西区在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的教育数字化赋能学生成长、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学校治理的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李有翔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为题,用大量鲜活、具体的学科案例,从资源收集到教学设计,再到微课生成,展示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真正走进课堂,赋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成功经验;陈凯泉教授以 《三元互动的双师课堂与人机协同教学》 为题,系统性地描绘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未来的清晰蓝图,不仅从宏观上阐述了教育在目标、环境、资源、评价四个方面的深刻转型,更通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生动的实操演示,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了大模型技术的强大能力与应用潜力。
整个研讨活动精彩纷呈,从政策解读到区域实践,从专家报告到经验分享,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路径,不仅搭建了交流学习、互鉴共进的平台,更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为学员们带来了重要启迪,提升了其运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的能力。